中山这些过年←美食,你都吃了没?
作者: 龙岩网
发布时间: 2022年02月04日 16:23:39
金钱圈

金钱圈是中山隆都的美食特产
金钱圈外圆内方,色泽金黄
状似一枚铜钱,寓意财源滚滚

刘捷 摄
入口松脆,洋溢着蛋香味
就像做了个微醺的美梦
又多了一层柔软的醇厚

金钱圈如何制作?

刘捷 摄
金钱圈的主要材料是面粉
拌入砂糖,然后将鸡蛋敲碎
加入清水搅拌,直至成面糊为止

刘捷 摄
跟着将铁模沾上面糊
放进油锅※里炸
金黄黄的金钱圈就成形了

提起模具,手腕一抖,金钱圈脱落
漂浮在沸腾的油面上
给金钱圈翻个过儿,即起酥皮
3分钟就能炸好一锅
捞起、沥油,放凉即可装袋

刘捷 摄
在中山过年,油角也㊣ 少不了
离春节还有十天的时候
家家户户都要炸油角
取“起镬”意头
为求来年的日子也像那只油角
油油润润、富富足足


这份甜美而柔和的滋味
不止是口味上的喜欢
它还具备一口就能唤起
关于童年一切美好回忆的力量


这种感觉
就仿佛只要守住这份味道
就是守住了念想
能让眼前的路充满希冀

刘捷 摄
年关将至
周围的人好像都迷上了年糕
年糕还有个谐音
有“步步高升”的寓意

年糕

时至今日,大涌、沙溪
仍然保留传统的隆都饮食习俗
比如过年炊年糕压岁

刘捷 摄
年糕如何制作?
按照隆都人的生活习俗
人们在农历腊月的廿十至廿八之间
选择吉日吉时(一般在凌晨)
开始蒸年糕

糯米粉、红糖糖水……
简单而传统的原材料黏黏糯糯
寓意着◥新一年家人融洽


刘捷 摄
将红枣、鸭蛋黄、五花肉等馅料
一层层放入已铺好粉团的蕉叶笼
再将层叠好的蕉叶笼加上密封盖子
于柴火炉上隔水蒸

年糕的蒸煮大概需要12个小时
过程中还须有专人看火加水
蒸的时间越长,年糕的质量越好

年糕不止好看
吃着绵软香甜,温和不腻
而且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功能
——用手撕着超解压!

看蛋黄流油的感觉
真是太幸福了!
赶紧“滋拉滋拉”的开吃吧~

“煎堆碌碌,金银满屋”
油镬一开
飘香的味道提醒着我们
年来了

过年吃煎堆
是中山人不可少的
新年习俗、新年记忆

煎堆的起源可追溯到两千年以前的秦汉时期,据文字记载,唐代称“煎堆”为“碌堆”,从初唐诗人王梵志“贪他油煎锤,爱若菠萝蜜”的诗句里,可以知道煎堆该是唐朝长安宫廷中的上乘食品。

如今,它象征人们
向往团圆、憧憬兴旺的
美好愿望
老中山人有句歇后语:
“年晚煎堆——人有我有”
大意就是:大年除夕的深夜,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守岁。待凌晨新年钟声一响,家家户户便打︻开大门, 燃放鞭炮,互说吉利贺年词语。开门大吉之后, 人们便齐齐动手炸煎堆。煮好的煎堆圆碌碌、皮脆味甜,寓意“煎堆碌碌、金银满屋”。

在适合炸煎堆的好日子,大家都忙着串门炸煎堆。几个人围坐一起,煎堆很快就做好了,但话题好像怎么也说不完。因为煎堆,过年的热闹气氛,就这样悄悄地飘遍了大街小巷。
中山的煎堆
在广东的煎堆群中独具一格
比如久负盛名的沙溪煎堆
发扬了有容乃大的特点

要做出皮薄如纸且造型坚固的大煎堆
其实并不难

在圣狮村老字号竹记
有着36年烹饪经验的张师傅,
正开始忙活新年前的煎堆制作
主要原料是糯米粉
加上水、少量米酒、白砂糖后
慢搓成粉团

团成成拳头大的圆球
或者更大的

在煎堆外层沾一点芝麻

小心翼翼放下油锅后便需不断翻滚
使粉料中的空气受热膨胀

经过半小时的高温洗礼
煎堆便渐渐像气球般涨∮大
过程讲究耐心
不然容易把煎堆弄破

“呲一一”随着声声作响的油花声
白花花的煎堆在热油的翻滚中
由雪白变成淡黄,再慢慢梁上金黄
香气早已传到街坊四邻……

新鲜出锅的煎堆
表皮炸至金黄微焦
松软可口

一口咬下
煎堆挟裹着的甜味瞬间溢出
脆香无比


此外制作时若装上馅料
如豆沙、猪肉、椰丝或花生等
就煮成人们爱吃的另一种煎堆:
番薯煎堆

通常,人们会把
大煎堆和若干小煎堆
盛放在一起
以待过节或招呼宾客时食用

这样的煎堆拼盘象征
一家三代同堂
俗语“一台八件,团团圆圆。”
饱含人们对
阖家团圆、生活美满的祝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