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由江淮晨报主办的合肥“2019·TOD模式与城市发展峰会”在合肥香格里拉酒店泸沽厅成功举办。
来自合肥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合肥市轨道集团、合肥工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合肥市交通研⊙究中心等相关领导及多位TOD研究学者共同参会,融创中国安徽公司、苏宁置业合肥公司作为企业代表受邀出席。
峰会分别就国内外TOD应用案例、TOD定位开发、TOD模式与城市发展关系及作用等进行了︾不同维度的深入对话。
峰会嘉宾还重点结合了合肥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与本地TOD的开发实」践,探讨TOD模式驱动城市价值提升、老城改造、站城一体化转型高效城市的未来趋々势与前景,致力共同合作将合肥打造成ㄨ为“轨道上的城市”。
TOD —— 轨交综合发展新模式,支撑地铁时代的█重要支点
当前,顺应长三角一体化战略、长三角副中心城市建设要求,打造新时代△中国国际化都市区的窗口,主办方江淮晨报副总编辑徐经胜为峰会做开ㄨ场辞时提到:“合肥现在主动适应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和长三角城市副中心,城市TOD模式发←展有目共睹。
结合合肥轨道交通建设快速发展【契机,实施地铁沿线土地的综合开发,TOD模式是贯彻公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升级城市功能结构的新兴支点,对带动区域转型、提升城市活力具有立竿见影的¤实践意义。
合肥工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教授张卫华老师作为业内从事轨道交通与TOD研究的知名学者之一,从TOD模式的历√史出发,在峰会中分享了国♀内外成功的TOD实践和应用案例。
TOD模式最早以车站为中心,在两千英尺(600米)的范围◥内进行居住、商业、办公等高密度的混合开发模式,包括对城市内部短距通勤,还包括还包含跨城市、跨区域■的快速交通站点综合性开发,是未来重∮要的城市综合功能区开发。
随着中国面临大规模的轨道投≡入运营,TOD模式已经在拥有成熟轨交架构的各大一线城市当中得到积极运用,并引发新一轮发展】变革。
TOD —— 站城一体驱动发展升级,将合肥打造成为“轨道上的城市”
标准高、起步晚、规模大、运营快,是合肥迈入“地铁时代“表现出来的重要特征。
优化轨道交⊙通站点开发,不仅仅是单纯技术与资〇金突破,更要面向未来城市结构生态的持续性〗和可变性,TOD正是面临这一挑战的新机遇,以轨交上盖形式所呈现的城市交通空间综合开发,是适应合肥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更好更快@ 发展的一种成熟实践模式。
出席峰会的合肥市轨道集团相关负责人就合肥地铁线路规划和运营现状时表示,目前已经通过规划的1-5号线线路总♀长175公里,第三轮地铁建设规划也有100多公里,远景规划合肥地铁将达到15条线路,届时合肥也开始全速进入“地铁时代”。
合肥进入地铁时代,处于创新驱动、转型发展〇的关键时期,不只是要高质量、高水平做好硬件功能建设,更要引入服务设施。TOD模式通过立体思维重构空间,让人和轨道㊣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真正走进生活,利于地铁更加高效的惠及大众。
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指出城市规划和城市交通密不可▲分,特别是在高资源密度的主城←,伴随地铁出现的TOD模式,对老城改造、主城更新,具有战略性意义。
TOD模式看似聚焦一个具体的站点,实际包含了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区域无差别、多样化、跨领域的全局开发。在TOD模式下,将轨交站体『结合居住、商业等不同业态,形成紧凑高效的立体布局,同时带动相关地上地下空间的一体式扩容,联动城市发展升级。
在此背景下,TOD上的大︼体量综合体,符合了合肥轨交新时代走向“多边+整合”的TOD设计要求。
TOD+ —— 开发实践“TOD的合肥模式“,率先探索“高效城市“
合肥轨道交通步入规模化开发和运营时期,TOD模式的应用和创新已被城市◥发展大战略提上日◢程。